“碰瓷”营销的结果,是流量增多?还是身败名裂?

发布时间:6年前热度: 1651 ℃评论数:

相信大家很多人都没有躲过拼多多的“拼得多,省得多”广告洗脑,还有更多人被拼多多平台上的假货亮瞎了眼。

 

由于假货、水货太多,拼多多甚至被网友嘲讽是“拼夕夕”、“拼少少”等。

 

结果真的冒出来一个碰瓷地“拼少少”电商平台。

 

这个从名字就透露着山寨感的拼少少,路子到底有多野?

 

 

先看拼少少的“碰瓷”花招有哪些?

 

厚昌网络小编查看了一番,拼少少没有官方 App,但是有官方认证的官网,甚至还有百度百科。slogan 也挺吸引人:社交电商新物种。

 

说实话,通过“拼少少”这名字就能感觉对方不走寻常路,它形容自己是新物种还真的挺恰当。

 

 

 

点进官网一看,logo 跟拼多多也很神似,颜色一模一样,要是不仔细看,还真会以为是拼多多呢!

 

被拼少少“碰瓷”的不仅有拼多多,还有阿里巴巴。拼少少声称自己“背靠张勇”,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时,我吓了一跳,以为在背后指导工作的人是阿里巴巴 CEO 张勇。

 

结果发现,这个张勇跟阿里巴巴 CEO 张勇没有半毛钱关系,跟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也完全不沾边,只是拼少少的二股东。

 

但是,拼少少却有非比寻常的野心,在微博上一会儿声称自己对标电商界的淘宝和天猫,一会儿又说自己在社交电商领域的位置,要么是老大、要么是老二,并大言不惭宣称自己已经成功了。

 

然而实际上,这个平台内测了几个月还没上线。

 

作为一个新平台,拼少少没有上线就获得了不一般的关注度,但是这种用“碰瓷”营销的来让自己火的方式,最终效果能有多好?

 

类似的“碰瓷”案例还有哪些?

 

其实,“碰瓷”营销并非拼少少首创,这种营销方式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的惯用技俩,它们要么正在“碰瓷”营销中,要么是在赶往“碰瓷”营销的路上。

 

 

 

这两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热搜,瑞幸咖啡对垒星巴克,下面厚昌网络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事情的起因:

 

今年 5 15 日,瑞幸咖啡向星巴克发了一封公开信。

 

瑞幸咖啡认为,星巴克的做法涉嫌违反《反垄断法》的有关规定。

 

瑞幸咖啡还将委托律师就星巴克的问题,向国家反垄断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投诉,并向有关城市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诉讼。

 

这封公开信极大程度上被视为瑞幸的自导自演,且不说星巴克是否垄断,就算星巴克真的存在垄断,那瑞幸可以直接走法律程序,没必要公开写这封信,搞得人尽皆知。

 

 

 

1212日,瑞幸咖啡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,投后估值达22亿美元。

 

对于现在的瑞幸而言,在部分市场烧钱换市场的策略已经“物尽其用”。瑞幸一直以“星巴克”的对手自居,但要真正赶上星巴克,光靠烧钱策略显然是行不通的,星巴克凭借出色的产品和体验空间创造了壁垒,也具备了很强的造血能力,

而瑞幸离达到这些标准还很远。

 

 

 

还有很多平台都在用“碰瓷”营销这种方式来获取流量,有的商家对“碰瓷”其他大平台的营销方式乐此不疲,甚至直言不讳该方式带来了流量、曝光、涨粉、转化等功效,可事实是也有不少人对商家的这种方式持鄙夷态度。

 

当然,商家采取何种方式是它自己的权衡选择,知名度、美誉度、忠诚度均能得到保障,那才最好不过。

 

营销,结果,流量,增多,还是,身败名裂

营销顾问服务扫码咨询